游客发表
不能说,形而上者是天,形而下者不是天。
六、科学理性与情感理性的问题 很多学者认为,中国传统哲学缺乏西方那样的科学理性精神,因此,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首先要吸收西方的科学理性精神。任何现代化的社会,都不能脱离我们这个地球,如果不是爱护和保护地球,而是毫无顾忌地进行掠夺与破坏,将自然界的一切资源消耗怠尽,那么,所谓现代社会就只能变成空中楼阁。
只有承认人类有共同的情感(同情心就是最重要的人类情感),才能建立起共同的或普遍的价值理性。这种现代理性的运用当然不是没有目的的,其目的就是满足人的欲望。所谓内在联系,不仅说明,在生命存在上,人与自然界是有机整体、不可分离。从根本上说,体用关系是从本末关系发展而来的,其中含有本末关系的内容,如同树之根与枝干,枝干是从根上生长出来的,而枝干之中便有根的生命,树根与枝干是一个生命整体,而不是二元对立式的两个世界。生的一个意义就是生成,是有时间维度的。
这里包含着超越层面的精神追求,包含着生命意义的无限与永恒。在一定层面上虽有内外、主客之分,但从整体上说,则是内外、主客合一的。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我们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家庭的温情、和谐和凝聚力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可以放松自己,享受温馨的天伦之乐,而且能为现代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而发挥更大的创造性。
但是,我们应当反省,在全社会和家庭中,伦理教育缺少了什么? 说到良心,有人认为,这是经验和理性都无法证实的,人不能靠良心生活。有的则对子女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一个没有敬畏之心的人,可以无所不为,肆无忌惮。但是,同样需要符合现时代的正义原则和道德标准。
这是人的真性情,不应当受到蒙蔽,或者被扭曲。儒家承认人与动物之间有一种连续性(这是它的伟大之处,由此建立了古代的生态哲学),但儒家更重视人之所以为人之性,也就是人类的道德情感。
但是,孝敬之心不可无,有了这种孝敬之心,即使离父母再远,也会知道如何使父母安心,尽量满足父母的思念之情。在农村,青年人要么另立门户,要么到城市找出路。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强调孝,原因就在这里,即实现亲情之爱。问题在于,找不到真正的精神家园,失去了自尊,这才是最可悲的。
我们只能说,这样的人良心泯灭了。人们在交往中有共同认可的善恶观就是很好的证明。此文为中国孔子基金会于2001年12月23日在北京举行的儒学与家庭伦理研讨会的论文。儒家的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套伦理规范早在五四时就受到批判,当然不能恢复。
与此同时,家庭观、幸福观也开始发生变化。人的欲望是人性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人要生存,要发展,不能没有欲望,儒家从来没有否定人的正当欲望,但是,要在正义和道德的原则下满足欲望。
仁作为人的最高德性,既是个人的,又是在家庭关系中存在的(当然不限于家庭)。但是,对一个家庭来说,除了夫妻之间的契约关系之外,还应当建立真正的情爱,亦即爱情。
在世界范围内的文明对话中,儒家伦理已受到国际社会和许多关心人类命运和前途的有远见的思想家、科学家们的重视。现代家庭不能像古代那样,讲究一套礼仪,但内心的诚实与尊敬仍然是需要的,并且也要有相应的形式。这就是人之所以为贵者。市场经济是一种社会竞争,有竞争规则,它并不必然造成家庭内部的冲突或分裂。岂不知,这不是经验事实和认知理性之事,而是情感之事。至于那些落伍者,就很难设想了。
问题在于,要重新反思,挖掘儒学中最深层而又具有永久价值的东西,而不是停留在历史层面上,继承一些过时了的形式。而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则容易放松教育而使其独往独来。
一个正常的有孝心的人,当他做出对父母不好的事情,或者当父母遇到困难或受到伤害而自己未能尽到责任时,就会感到不安。同时还要对子女进行正确的教育,培养其天生的仁爱之心,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做一个有德性的人。
按照儒家的学说,良心或道德心是天地生生之德赋予人的,因而是天生的,我们甚至从某些动物身上都能看到利他行为(这就是儒家所说的天地生物一般),但动物没有人类的社会情感,也没有理性的自觉,而人则有。这不仅因为,儒家伦理有非常丰富的精神资源,而且因为,中国的现代家庭决不能离开传统的精神要素而存在,它只能在传统的基础上吸收新的成人,逐渐适应现代社会,而不能发生剧烈的变革。
人们的市场意识开始增强了,随之而来的是个体意识、独立意识、效益意识的不断增强。关键是,在父母生前要尽到孝心,使父母心情愉快、生活幸福,这样自己就可以心安了。既不是无原则的溺爱,也不是唯利是图,这是建立正确价值观的基础。家庭同社会本来就是不能分开的。
孝敬父母,决不影响子女的独立发展,比如现代社会,很少有父母阻止子女外出的现象,父母在,不远游这样的戒律已经自行消失了。做父母的不仅要教育孩子学习知识,还要教育孩子如何做人。
孔子批评宰我不守三年之丧说,女安则为之,并斥之为不仁。今天,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的欲望获得了空前的正当性,金钱和财富成为幸福生活的重要标志。
只是城市家庭缺少了兄弟姐妹关系,而单亲家庭则是特别的现象。古人早就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
这对于建立现代家庭伦理是至关重要的。儒家伦理有非常丰富的价值资源,在家庭伦理方面更是作出了贡献,完全可以同现代家庭相结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人可以请保姆、家庭教师,但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联系是不能割断的。不肖之子,任何时候都有,但在一般情况下,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结果是,许多孩子连独立生活的能力都没有,更不要说有正义感、道德感。孝不仅是生活上的赡养,更是一种敬爱之情。
善恶是有客观性的,但它不是理性认识之事,而是由好恶之情所决定的价值观。制度是可以改变的,但是,对父母的孝心在任何时候都是不能丢失的,如果丢失了,就要收回来。
这里必须将私人的好恶同道德上的好恶区别开来。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旧的家庭模式再一次受到冲击,新的模式并未真正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法治建设之外,价值观的重建是至关重要的。
相关内容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